我国唯一的项目管理信息化门户网站,国内项目管理软件资讯服务提供商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信息化 > 正文

科研项目数字化管理

2021-02-19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作者: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刘刚伟
摘要:科研项目数字化管理即将成为主流,其优势明显贯穿项目从申报到成果评估的全过程.结合现代网络技术.数字化管理手段可提高科研项目管理的工作效率、服务水平和监督力度对于促进国家科技水平和层次提升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科研项目;数字化管理;必要性;数字化建设
1概述
数字化管理是使用新技术.新方法量化管理对象。数字化管理优点众多简单、客观、形象、速度快、国际化、有力。数字化管理现在多个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如文物保护[1],档案管理[2-3],铁路运输[4],工程建设[5-6]等。采用数字化管理提高了项目管理效率。随着国家对科研项目的重视,每年有较多的科研人员申请到较多的科研项目采用数字化管理可提高管理人员工作效率。
2科研项目数字化管理必要性分析
在我国科研院校的科研团队主要的职责是为高层次科研人员提供科研环境和条件、建设高层次科研团队、提高研究水平和层次争创高水平科研成果。准确、有效的科研项目管理是获取创新性成果的基础环境条件在推动科研院所科研水平、技术创新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国家科研政策与文件的管理、国家和学校相关科研制度和规定的管理、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的申报管理、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的获批立项管理、科研项目评估与奖励管理、日常科研科技工作管理。长久以来科研项目的管理多根据办事人员的自主意见进行缺乏必须的制度化、规范化科研人员与科研项目管理人员之间沟通较少从而导致科研项目管理办事人员工作效率低下。与此同时,一些科研项目管理办事人员将工作职责作为权利使用严重制约了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的科技创新产业技术水平的发展。各大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迫切希望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向透明化、规范化等良性方向改进从而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7],生活方式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改变互联网的普及推动着项目管理现代化发展。因此为了提高科研项目管理水平、办事效率、服务质量采取数字化的现代项目管理模式取代传统的项目管理方式是十分必要的。采用数字化管理科研项目是在科研项目管理中应用数字化的理念与方法。使用数字化管理方法解决项目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基于互联网平台管理科研项目数字化信息。换言之,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科研项目管理中的组织、计划、服务实施沟通、互动。实质上科研项目数字化管理是在科研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过程中充分使用现代化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建立健全网络化科研项目管理系统不断改善现有科研项目管理模式、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加快建设数字化科研项目管理是实现科研院所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首先需要各大院所认识数字化科研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加快推进建设数字化管理系统提高科研院所在科研项目创新中的竞争力。
3科研项目数字化管理建设
实现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的实时公开实时管理、提高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水平、争取信息共享是科研项目数字管理的关键内容。科研项目数字化管理需充分利用各大科研院所内网建设专门的网络服务平台对科研项目的一般性内容加以介绍,包括:职能范围、组织架构等;针对各类科研项目数据库则需要重点建立利用内网实现信息共享。各个科研项目参与人员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科研项目信息网络实时共享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科研项目管理。科研项目数字化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科研项目相关政策、文件的数字化处理
国家、地方、院校相关科研政策的宣传和执行是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科研人员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因此实现各级政策、文件、规划实现数字化处理是十分重要的。相关政策文件、管理办法及制度的数字化处理分类要求满足档案管理标准,可采用扫描、录入等方法将各类信息分类存储至信息库中,可按照时间、性质进行分类方便查阅。同时,查阅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保密协议并根据保密要求对可复制文件和不可复制文件分类处理。既要满足科研人员知晓相关信息又要避免信息超范围扩散。
3.2项目申报及批准立项的数字化管理
科研院所通过科研项目支持,获取部分科研资金,同时科研项目也是科研人员探索未知、发现真理、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所承担的科研项目水平和数量也是单位科研实力的一个侧面反映。因此从科研项目申报开始科研项目管理人员需高效、准确地指导科研人员进行科研项目的申报,尤其是重大科研项目的申报这也是科研院所科研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申报成功的科研项目管理则是科研项目数字化管理的核心工作内容。
科研项目申报数字化管理需要在建立的网站上及时更新科研立项通知以及项目申报的具体程序并附上科研项目申请书,并将指导文件、项目申报的具体要求纳入附件内容主要包括申请人员条件、金额、时间节点等。科研项目申请书的填写是项目申报的最重要环节,可明确标识填写指南同时与科研人员所在单位有关的信息可由专门的科研管理人员统一填写,可节省科研人员填写时间同时可避免重复查阅或者出现填写错误。各个参与人员可通过单位内网接收项目申请书填写完毕后可通过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项目管理信息化网发布的所有资讯与文章是出于为业界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浏览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其他网站和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媒体所有。如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我们将在两个工作日内进行删除或修改处理。敬请谅解!

延伸阅读:

more>

会议活动

more>

公开课

more>

PMO

Copyright © 2021 项目管理信息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62359号-9 如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原发布媒体

本着互联网分享精神,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其他网站和媒体,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进行删除或修改处理

客服电话:010-89506650 89504891 非工作时间可联系:18701278071(微信) QQ在线:574888227

新闻与原创文章投稿:tougao#cpmta.com 客服邮箱:info#cpmta.com(请将#换成@)

我国唯一的项目管理信息化门户网站,国内项目管理软件资讯服务提供商,隶属卓橡公司

项目管理信息化微信公众号

PMO大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