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内网上传至科研管理人员处管理人员首先需要完成对项目申请书的形式审查,审查通过后收取打印版和电子版统一上报至相关部门。
在项目申报期间科研管理人员可将申报指南进行解读 ,针对申报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科研项目设计、论证等)对科研人员进行统一指导必要时,可通过网站将申请书交由单位内外的专家进行审查并提出相关的指导意见。可将通过申请获批立项的科研项目的原始申请书作为规范模版录入所属类别的项目管理数据库中。由于大多数科研项目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针对多年资助的科研项目仍需要每年向相关资助部门上报年度总结报告汇报研究进展。因此需要在相关网站上及时更新报告要求以及需要填写的表格、文件等内容监督并督促科研人员按时完成内容填写并提交。促使科研管理人员从管理向服务转变。
3.3科研项目成果评估及奖励的数字化管理
科研项目成果评估是根据科研人员所取得的成果从而评定其研究水平,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也需要公示学术成果评价结果从而促使科研成果的科学性、公正性、透明性。科研项目成果评估数字化管理是指将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在评估公示网页上进行公布,包括项目的基本概况、研究内容、意义以及创新点和科学应用价值。同时需要罗列项目已经取得的科研成果包括学术论文和发明专利等。若有部分成果需要鉴定则需要同时公布鉴定结果实现科研成果评估的透明化。科研成果评估透明化对于宣传成果以及研究成果的开发和产业化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术不端现象的出现,有利于加强各个同行之间的互相监督。这也为科研院所其他科研成果的分类打下基并为学校奖励科研人员提供依据。根据科研项目成果择优申报更高一级的奖项。申请方法及流程与科研项目申报一致。
3.4日常工作中的数字化管理
科研项目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相关会议的组织和接待、相关学术活动组织、科研项目档案管理等。针对组织的相关会议需要根据会议内容撰写会议纪要和接待纪要,及时公布于相关网页。学术活动也是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其数字化管理主要包括:申报、审批和实施过程中的数字化管理学术活动中的报告内容、参与人员信息和现场视频、音频的数字化。将这些内容数字化后的成果按照档案储存标准进行分类处理根据相关保密要求进行保密处理。需要保密的成果按照要求设立相关的授权阅读渠道针对公开的学术成果内容则可按照要求编制检索目录将目录与内容链接。项目批准书等材料由于保存难度较高则更需数字化存储,在保存资料的同时可供阅读和使用。推动科研项目档案资料管理从收藏到使用的转变。
4结束语
科研项目的数字化管理应当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动态开放的管理方式建设普及整个单位的科研项目管理网络系统,从而促进各科研院所科研项目管理向规范科学化、服务现代化方向发展。通过数字化管理科研项目,使得科研管理人员从权力实施向业务服务转变。通过网络的实施传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也加大了科研项目的监督力度。同时可将科研项目传统管理方法中只重视前期的申报过程转变为整个科研项目周期的全过程管理从侧面提高了科研院所的科研水平和层次实现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科研项目推动科技成果向生产转化。将科学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直接联系起来,使科研成果更好的服务于国家、社会和人民。
参考文献:
[1]顾娟马云飞.扬州市文物保护数字化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 07) 41.
[2]吕晶淼.对体育会计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探讨[J]档案天地2019( 04) 52-53.
[3]付馥蓉.中学档案数字化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兰台内外,2019( 09) 65-66.
[4]王登师.关于铁路货物运输车辆的数字化管理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9(05) :174-175.
[5]杨彤.工程建设项目竣工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实践探析[J].城建档案,2019(02)42-43.
[6]王晓思.数字化管理在民航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 02) :129-130.
[7]周琳媛.浅谈互联网时代的财务会计与管理新动向[J].农家参谋,2019(09)227.